文/心語

據唐朝趙璘所撰《因話錄‧卷五‧徵部》的記載,唐朝有個做官的人退朝之後,去拜訪他的朋友,看見有個穿補丁衣服的僧人在座,便不高興的離開了。改天,他對朋友說︰「你為甚麼喜歡穿毛氈僧衣的人?我不知道他是賢能或平庸,只是感覺很臭。」

朋友回答說︰「毛氈衣服的臭,只是外表,難道比銅鏽還臭嗎?銅鏽的臭,和你並肩站著、前後走著都能聞到。你和他們在一起,不覺得可恥,反而譏笑我與山野中有學問的人交往。南朝品德高尚的隱士,認為蛙鳴、草野之音,勝過正式樂隊演奏的音樂。我看那清貧之人,遠勝於今天位居高官的人。」

故事中出現的銅臭,是譏諷有錢人之意。那麼,為甚麼古代用「銅臭」譏諷有錢人呢?

「銅臭」一詞源自於《後漢書‧卷五十二‧崔駰傳》所載︰「烈時因傅母入錢五百萬,得為司徒……烈於是聲譽衰減。久之不自安,從容問其子鈞曰:『吾居三公,於議者何如?』鈞曰:『大人少有英稱,歷位卿守,論者不謂不當為三公;而今登其位,天下失望。』烈曰:『何為然也?』鈞曰:『論者嫌其銅臭。』」

據載,東漢末年,有個叫崔烈的人,出身於北方的名門望族,擁有極大名聲,歷任過郡守、九卿。當時,東漢靈帝寵信宦官,屠殺忠臣,昏庸荒淫,朝政日益凋敝。漢靈帝喜好斂積錢財,他在鴻都門懸掛賣官的榜文,公告天下,並按官職高低分別標價。有錢的先交錢後授官,沒錢的先授官再交二倍的錢,也有的會經由宦官或靈帝幼時的乳母獨自傳達。

於是,崔烈就透過靈帝的乳母進獻五百萬錢,因此當上司徒。到了正式拜官那天,靈帝親自出席,百官都參加。靈帝對左右親信說︰「真後悔沒有吝惜一些,否則可賣得一千萬。」乳母程夫人在旁邊回答說︰「崔烈是冀州名士,怎麼肯用錢買官?幸而是我,他才肯出這麼多錢,您還不滿意嗎?」崔烈的聲譽因此而下跌。

經過一段時間,崔烈感到不安,就故作悠閒的問他兒子崔鈞︰「我現在位居三公,大家怎麼評論?」崔鈞說︰「您年輕時就享有盛名,還擔任過郡守、九卿職位,所以不會成不了三公,但現在您在上位了,大家都很失望。」崔烈問:「為甚麼會這樣?」崔鈞說︰「評論的人嫌您身上的銅臭。」

銅臭,原是指銅錢的臭味,而「崔烈銅臭」則專指譏諷用錢買官的人。如《幼學瓊林‧卷三‧珍寶類》:「崔烈以錢買官,人皆惡其銅臭。」後來,古人認為豪富者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官位,因此就被用來指錢或譏諷有錢人,如唐朝詩人皮日休〈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〉詩︰「吳中銅臭戶,七萬沸如臛。」

------------------

🏵️《九評》20周年👉🏻 https://hk.epochtimes.com/category/專題/退黨大潮

💎成為會員 📧訂閱電子報
https://hk.epochtimes.com/subscribe

🔔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
🍎iOS:https://bit.ly/epochhkios
🤖Android:https://bit.ly/epochhkand